EN
新闻动态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
发布时间:2025-09-22        浏览次数:10

9月19日下午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普陀校区思群堂报告厅隆重举行。学院党委书记余佳、院长张桂戌、副院长贺樑、教师代表魏同权、校友代表王恺、研究生辅导员李恒超、孙庆,本科生辅导员杨文彧、赵婧媛,以及2025级全体新生共同出席典礼。典礼由学院2023级本科生商婧雯主持。

在雄壮的国歌声中,开学典礼正式拉开帷幕。

作为教师代表,魏同权教授向新生们表达了热烈的欢迎,并分享了三点殷切期望。他首先勉励同学们在“常立志”中“立长志”,在探索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前沿领域的过程中,树立长远目标,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;其次,他提醒大家在紧张的学习与科研生活中保持张弛有度,不因成绩和任务陷入焦虑,而要在校园中留出独立思考与自由探索的空间,激发创新潜能;最后,他强调青年学子应锤炼强健体魄,以充沛的精力迎接未来挑战,用坚实的身体和顽强的意志支撑科研与人生的长远之路。他鼓励同学们在学院的支持与资源保障下,勇于探索、善于创造,成长为兼具理想、能力与责任感的计算机人才。

随后,2000届校友、现任上海绵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恺先生发言。他动情地回顾了25年前在母校的求学时光,并将当时的学习环境与当下的AI浪潮作对比,强调技术虽在飞速发展,但“求实创造,为人师表”的校训精神始终未变。他寄语新生们要把大学四年作为人生中最宝贵的探索阶段,勇于试错、敢于创新,不惧失败。他特别指出,新时代的青年将站在人工智能浪潮的前沿,不仅要构建精巧的代码大厦,更要赋予其人文温度与社会价值。最后,他勉励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与人生旅途中,不仅要学会编写代码,更要学会设计自己的人生,成为既能改变世界、也能理解世界的人。

2025级本科生代表李福洲同学在发言中,表达了初入校园的欣喜与感动。他回顾了从报名到军训期间,感受到的学院师生的人文关怀与温暖氛围,并表示更加坚定了学习计算机的信心和热情。谈及对未来的期待,他认为在数字时代,计算机技术已深刻改变社会生活,每一行代码和算法都可能推动社会进步。他提出了三点具体计划:一是打好“基本功”,扎实掌握编程和数据结构等核心课程;二是积极参与科研与学科竞赛,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;三是注重团队协作,学会倾听与分享。希望大家在计算机的广阔天地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,共同书写青春的华章。

紧接着,研究生代表汤可成同学发言。她以“无限游戏”的视角比喻科研之路,强调研究生阶段不仅是学业的起点,更是人生的“升级”。她指出,科研充满未知与挑战,但更重要的是保持长期成长的心态,勇于跨越学科边界,不断提出问题并追寻答案。她将自己比作“正在训练的大模型”,鼓励同学们在不断学习与迭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“奖励函数”,保持对知识的渴望、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。她还结合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前沿领域的发展,号召同学们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挑战,用青春与智慧书写属于这一代计算机学子的崭新篇章。

在热烈的掌声中,张桂戌院长为新生致辞。他回顾了学院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,强调学院在机器学习、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系统等领域的持续创新与贡献,并对新生提出殷切期望:深入认识自己,要树立科技报国之志;提升思维能力;永葆科技报国之志,勇于探索创新,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。致辞的最后,张桂戌院长寄语大家:愿你们在丽娃河畔的晨光中汲取智慧,在实验室的灯火里锤炼本领。当你们未来回望这段时光,愿你们能骄傲地说:我们不仅编写了改变世界的代码,更用科技守护了这片先辈用热血浇灌的土地。

典礼上,学院党委书记余佳与副院长贺樑共同为新生代表赠送《传承》。这本由学院老教授和教师们撰写的纪实著作,记录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和重大科研成果,彰显了计算机人严谨治学、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。

在热烈的掌声中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圆满落下帷幕。

中山北路3663号理科大楼 200062

沪ICP备05003394


Copyright 20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